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141期|黄翔:年轻当壮游

时间:2020-11-02

编者按:德国的课程难吗?在法国该怎么租到合适的房子?在墨西哥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上个月,学院组织了出国留学的交流分享会,很多学长学姐到现场为我们解答了各种关于留学的困惑。本期周一谈治学我们整理了交流分享会的内容,并特约采访了曾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留学的黄翔老师,为大家呈现多彩的留学故事。

本期嘉宾

黄翔复旦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授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哲学研究所(IIFUNAM)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知识论,认知科学等。研究成果包括《自然选择的单位与层次》等四部专著,以及五十余篇学术论文。

傅海伦2014级复旦宗教学本科,2018级复旦宗教学原理方向硕士。20169-12月曾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交流学习,20198-12月于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学习。

彭海龙,2018级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曾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学习交流半年。

Q1、如何进行留学?

申请的项目分为校级和院级项目。校级项目是学校分配名额到各个院系,院级项目就是院系和对方直接有交流合作计划的。校级项目内又分I类和II类,I类项目,四年里只可以参加一次,学费是由学校报销,生活费自理,有的项目还会发放生活补贴。其他II类项目外事处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特点是需要自费,但是没有次数限制,寒暑假也可以去。

一般来说,无论是我去美国的那次申请,还是去法国的那次,申请的主要评判标准只有三个:绩点、语言成绩和研究计划。研究生申请的时候因为很有可能还没有绩点,那么就是研究计划优先。其次,语言不要太差,面试时会考英语,至少要准备个可以用英语简述出来的研究计划,5-10分种能讲完就可以。一般情况下,每个专业会有一位老师参加面试。如果这次交流和你的研究取向密切相关,且你的外语水平更有优势,成功率就会比较大。

所以如果大家有意申请的话,早做外语等级考试的准备,一般英语会要求托福90分以上,雅思6.5以上,伯克利这种学校则是托福100分以上,雅思7分以上,在听、说、读、写的细分上也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不过因为疫情还有国际局势的关系,以后的交流具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很难说,但外语成绩可以早一点做准备,像小语种的很多评级考试一年只有一两次,也要及时去了解一下。

90年本科毕业,那个时候有规定就是你必须在国内工作满5年以后才能出国。所以我到95年才有可能出国。95年距离现在很长时间了,申请留学的方式和步骤与今日相比产生了很多变化。我申请到墨西哥留学是为了学习西班牙语。但是当时西班牙语对中国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是个小语种,学西班牙语的人很少。当时中国和西班牙语国家有交换生的名额,但是申请公费留学的人特别少,主要是外语学院的老师要到国外进修,他们的首选是去西班牙,然后是墨西哥,再往后是古巴、智利、秘鲁等。

我当时去申请的时候,去西班牙的名额基本上是满的,不是西语专业的人是申请不到的。当时墨西哥还有一些名额,去古巴等国家基本上想申请的话都比较容易地就可以申请成功。我当时在的工作单位也挺支持,所以就申请了去墨西哥留学,应该算是一次幸运的机遇。相比之下,现在申请西语国家留学就困难得多了。因为西班牙语在当时学的人少,教的人更少,所以我是到了墨西哥那边才开始学西班牙语,这一点跟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申请者会说西语,如果不会的话,需要先在国内学习一年语言之后才能正式开始留学生活。

你们可能不知道,在95年的时候,墨西哥与中国的总体经济是相当的,甚至略好一些,而且墨西哥的人口不到1亿人,它的人均收入比中国是高不少的。所以当时我们觉得墨西哥那边的经济条件要好一些。当然,现在咱们国家发展起来了,不仅总体经济,人均收入也高了。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应该与墨西哥的差不多,都是1万美金上下,中国稍高一点。

对于哲学专业的同学,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关注不同的西语国家的学校和项目。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学可以关注拉美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拉美不同国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各国都有命运不同的革命实践。中国哲学的同学可以注意西语汉学研究机构,比如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马德里大学都有不错的汉学研究团队,墨西哥学院的亚非研究中心的汉学是西语界里汉学最强的团队。宗教学的同学可以注意西班牙的天主教,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它必须面对伊斯兰、西欧新教的夹击,如何在历史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形态。在拉美地区,天主教传教士的传教工作如何影响新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是很有意思的题目。最早在墨西哥传教士们有一些通过菲律宾到达中国,也是明末西学东渐大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子问题,现在相关的西语文献仍然有待发掘。西方哲学的同学大多关注英美欧陆的哲学思想,其实西班牙和拉美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哲学传统,如果想发掘的话会有很多题目。在分析哲学和科哲方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哲学研究所,西班牙的巴斯克大学是最强的两个大学,他们各自编辑的CriticaTheoria杂志是AHCISSCI刊物,另外马德里大学和巴塞罗那大学里也有很强的形而上学科学哲学团队。

Q2、在寻找学校、确定研究方向等方面是否有遇到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是否有经验或教训可以分享给想要申请的同学?

留学生租房该注意什么?

我有一个血的教训,邀请函下来了,不管是电子版还是实体版,重要的是邀请函上会有你的学生ID。当你拿到学生ID,抓紧上对方学校的官网,一刻都不要耽搁,去看租房信息。这里还有个区别,有些情况较好的学校是自带宿舍的,一般美国学校是这个情况。

一般来说,国外的学校宿舍要人工邮件申请,所以大家也需要注意一下措辞。一定要尽早联系,万一租不到就只能租附近的房子了。像在美国的大学城,如果租得远会很累,也比较亏。

我在法国的租房经历就十分波折,一共就去了4个月居然还搬了一次家。当时,我们只知道巴黎政治学院没有宿舍,就直接出去自己联系租房了。因为涉及签证,所以非常着急。但其实虽然Sciences Po已经没有宿舍了,但与周边的业主都是有合作关系的,他们会租房子给学生,也会有一定优惠,所以大家一定要上学校的Housing页面研究一下。法国很少有短租,一般都是一年以上的长租,所以当时选了按天计算的Airbnb,特别贵。

有的房东会说,你和他私下签合同可以便宜一点。但建议大家千万别相信,不要在Airbnb上私下签合同。万一出了什么问题,留学生一点保障都没有。而且也不可能跟当地人打官司,因为你最多呆四个月就回来了,所以房东宰我们这群交流生是一点代价都没有的。巴黎其实有很多给学生住的学生公寓,会提供一人或多人住的Studio,就是那种单间公寓式的套间,可以自己做饭也很干净,同时也有前台,有问题可以问前台,这些都需要大家提前了解一下。

再说到巴黎这座城市,无论大家去哪个城市,最好提前了解下这个城市的特色,比如住在13区和住在5区,你对巴黎的印象会完全不一样。13区是移民区,中国超市也多,5区就很巴黎……街边都是花店咖啡店和甜品店。你们要是感兴趣或者申请到这个项目可以再来找我谈。

我自己是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的。那时候如果有学习机会、能够看书,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对我来说,都觉得很满足,所以到那边去学习学语言的时候自然特别高兴。一开始去就是为了学语言。当时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语言班学西班牙语,班上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外国人,各个人种、各种文化的年轻人在一起上课,下课后又一起去玩,特别快乐。课程除了语言,还有很多兴趣课,文学、历史、艺术、舞蹈、电影等等,在不同的兴趣组里也会结识不同的文化、不同人种、不同国家的朋友。

我后来之所以去学哲学也是很偶然的。我学语言的过程很顺利,大概中国人擅长考试的特长帮了我,各级考试都很顺畅地通过了,很快就拿了最高一级的语言证书。有了这个证书,在墨西哥上大学就不用再参加语言考试了。然而,通过考试拿证书是一回事,实际水平语言水平其实是另一回事,就算过了考试,水平与语言实际运用的要求还差很远。

所以我就想在国立自治大学再读一个研究生,我在当时就去找研究生招生的信息,碰到第一个招生广告就是哲学研究所的科学哲学专业硕士班,在招第二届科学哲学学生。这个研究所是由从英美国家毕业的墨西哥学者或其他以西班牙语为母语国家的学者组成的一个研究所,与历史更为长久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哲学和文学系里的更接近拉美和欧陆哲学传统的研究方式不一样,因此这些英美学派的老师就新成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成立以后他们开设的第一个研究生专业就是科学哲学,我赶上的是第二届招生。

我先是在预备班读了一年,大概有近30多名学生,一年以后有12名学生考试通过,开始正式读硕士。当时通过预备班考试还是挺困难的,上课老师讲的很多听不懂,好在学习的主要材料是英文的,而我优势是看英文文献比墨西哥学生快,所以最后以在12名学生中以排名第67位的成绩通过。整个硕士、博士念了大概六年,然后又在墨西哥工作了七年后才回国的。当时也没有什么宏大缜密的人生计划,就是不断地找机会,如果碰到合适的就参与进去,尽量地不要浪费机会。在国外用新的语言学习一个新专业,在一开始压力都会很大。我当时在预备班的时候还有国家的奖学金,但正式开始学习专业后就只能凭成绩去挣学校的奖学金。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对冷门专业的研究生都有一定比例的奖学金,只要成绩在班里靠前就会得到学校的资助,外国学生也有相同的机会。这一点我很感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如果成绩不够获得学校奖学金,就不再学了,到社会上打工挣钱。现在想起来如果那时成绩差一些的话,我现在也许就发财了。那时我能够靠奖学金维持学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同班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同学看起来都不是特别用功,他们学哲学没有那么功利,真正出于自己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真挚,我与同学们很容易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又因为我的同学们念书的速度比较慢,我虽然是第二届的学生,但在整个科学哲学专业是第一个毕业的。我之所以能在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当墨西哥大学里的哲学系开始重视和需要科学哲学这个教职的时候,我的同学们都没有毕业,所以与我竞争的人就没有那么多。

所以我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与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未必能够给今天的同学们提供有用的参考。其中一个挺重要的差别就是我们现在的同学们要出国深造的时候有很明确的目标。申请出国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想要进修的方向,选择的学校也是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现在哲学专业学生出国进修或念学位的国家首选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如果念欧陆哲学则首选德国、法国,像西班牙、墨西哥这种西班牙语国家,一般来说不太容易去考虑。然而,如果有精力或兴趣的话,到西语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短期交流还是很不错的选择的。

Q3、在不同国家学习的最主要差异在哪里?

假如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在德国这半年,那可能就是清闲,同时带点焦虑。自从那天朋友回到他的城市,我住进了学生宿舍,每天的生活除开上课、自习,就是在宿舍睡懒觉、发呆、出门走走,偶尔和新认识的朋友聚聚餐。这种清闲的好处是你会真正的不被打扰,自己有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也不会因为需要和周围人比较而感觉到紧张和强迫。也正是因为有了清闲,假如自己没有很强的动机、没有很好的时间管理意识,那么人就很容易松懈,或者说找不到行动的动力以及纠正行动的参考系。一学期匆匆过去,我才从生活方式、行动取向上认识到这一点的宝贵和难得。

德国这边高校不像国内,学校、院系的存在感不强,没有一种实体感。校园是开放的、行政服务区没有官僚气、建筑群除了公共教学楼人员来往多一点,其他各个研究单位都是除非本领域的人员所不知道的,假如学生没有学习上的问题,一般是不会和学院或学校单位打交道的。很有意思的是,大学和学生最多的互动可能是通过邮件,每周有什么活动可以在教学楼的海报区查看,和学生服务有关的基本都在邮件上通知。这种很弱的,基于义务的联系也体现在其他的生活方面,比如保险公司、广播公司只会通知你需要做什么,至于你做不做他们则不会进行解释和提醒,这种渗透在社会组织模式和经济领域的逻辑默认就是你自己完全为自己负责这种行事风格让我这个从小就很独立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立的现实性和真正的无人关己。这也让我体会到了有相应现实社会机制的独立和仅仅在观念上自以为的独立之间的巨大沟壑。

我在这学期里选修了两门专业课程,一门德语强化课程,两门体育课程。但是就这五门课,我最终还是感觉忙不过来。专业课都是全英语授课,每周加起来的阅读材料近一百多页,而且都是原著经典或前沿研究,老师的考核也是分为出席和考试两种,前一种需要紧跟课程提交小作业,要么是写阅读报告、要么是写小论文,难度看似不大,但是要做好真的很难。我一学期下来,其实学得很吃力,而且作业没有很高质量地完成。反观身边德国本地同学,他们虽然英语水平和我相差不大,但是在阅读、互动上他们花的心思也是很多的,阅读材料上的笔记,和同学老师的提问、辩论、交流都是很有效的。就连看似常规的体育课,他们运动时的专注和提高也是国内学生所远不能及的。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型高校学生在自主学习态度上的差别。

Q4、您认为在墨西哥留学,与在英美、欧陆留学的最主要差异在哪里?

这之间当然会有很多差异,而且我认为这些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学界来说,英美的哲学现在是显学,德语和法语的哲学也有十分强大的传统,尽管在法语和德语哲学界中,都有很大一部分学者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通过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更广泛的交流。所以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到英美、欧陆留学是主流和首选,到世界其他地方则是为了寻求多样化。西班牙语世界有着自己的传统,而且在美洲的西语各国也都在寻求捍卫自己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相互之间、特别是与西班牙在文化上都有不少区别。

在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一点上,西班牙语各国与中国有类似的地方,大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都面临着如何处理自身的价值与西方价值之间的差异甚至冲突问题。如果说英语是莎士比亚的语言,西班牙语则是塞万提斯的语言,就像中文是李白杜甫的语言那样,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的自足性。

当然,西班牙语世界也并不因为其自足性就抗拒交流,近代史的发展和今天的全球化的局面也使得各种文化想要生成就必须出去交流。现在英语国家里有很多学生和学者是来自西班牙语世界的,在哲学领域里我们这里比较熟知的有Mario Bunge,Ernest Sosa等,在特定研究领域里面有名出到领域外就不那么被人熟知也有很多,比如科哲里的Ulises Moulines,认知科学哲学里的Francisco Varela等。

由于受到英美德法等所谓发达国家的影响,立志于国家发展的中国对广大的西班牙语世界来说就比较陌生,中国长时间认为西班牙语是小语种,然而说西班牙语的人口仅次于说中文和英文的人口。这种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对外交流更加频繁和多元化而逐步改变,尤其最近几年越来越多西语国家的年轻人到中国来。许多中国家长发现原来西班牙语专业是外语专业中毕业前途最好的,西语人才从改革开放直到今天都是十分稀缺的。复旦的外语系前两年恢复了1983年取消的西语专业也是因为国家现在仍然急需西语人才。

因此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同学来说,到英美、欧陆留学的与到西班牙和拉美地区留学,除了语言方面,最重要的差异是你去英美、欧陆留学的话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比较透明的,同学们很容易找到相关信息并可以对很多细节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而如果你去西语国家的话,文化环境相比来说就会比较陌生,但相应的好处是给你带来很多惊奇和惊喜,会让你精神更加开放

Q5、您刚才谈到了西班牙语本土的文化与哲学,那您认为它这一方面与英美的这些哲学相比,比较突出的地方在哪里?更强调哪一方面?

应该来说,它仍然属于西方的一个传统。在他们的文化或哲学中,保留着中世纪至今天主教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并不是不强调认知,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它对社会问题、对道德问题的强调会和跟上帝之间的联系比英美世界更加紧密。

作为欧洲的一部分,西班牙人文思想家们也为文艺复兴贡献了许多思想资源,但有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是,当西欧各国开展启蒙运动时,西班牙则进入了巴罗克或所谓的黄金世纪,从而形成了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思想和文化特征。塞万提斯和德·维加都是黄金世纪的大师。在这之后,西欧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实证主义在西班牙都有所回响,但其表现方式有着自己的特征。西欧思想中的机械论的世界观和后果主义的道德观在西语世界中所受到的质疑远大于在西欧所受到的质疑。

受天主教影响,西班牙和拉美世界非常强调人与上帝之间关系。文艺复兴后,人和上帝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人就产生了一种被抛弃感,西语世界的思想非常强调去寻回这种联系,或作为替代寻找一种非后果主义的人生价值,有些类似中国哲学对良知的追求。在西班牙语的诗歌里,以孤独为主题的诗歌特别多,要远多于英美的这类诗歌。

这些是在抽象层面上的十分简单化的我的一些看法。更为具体的,我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德·维加的《羊泉村》,其中对个人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可以与同期的霍布斯、后来的洛克与卢梭相对比。另外,大家有空也可看看洛尔迦的《诗人在纽约》,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来自西语世界的世界观如何能够敏感地察觉英美世界观中的问题。

Q6可以分享一下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吗?

到达德国,人生地不熟的我幸亏在机场发了一个动态,一个在德国留学的高中同学看到后私聊我,说要来机场接我,这样我才放下心。飞机落地法兰克福机场,十月阴冷的天气下着小雨,出了机场我就换上了提前准备好的德国沃达丰电话卡,给朋友发消息。他在机场等了我一个小时,我们乘坐公交从国际航站楼到了市内交通。我们两人拖着箱子,第一次在机器上买了德国地铁票,单人单次票价在2欧左右,我不自觉地换算成人民币,一比较发现确实比国内地铁贵了不少。这种换算比较过了一两个月才改掉,但是买大件东西心里还是要偷偷嘀咕一下。

德国的地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铁,U-Bahn一般是市内通勤的列车,会在地下跑,也会在地面上跑,而城市之间的就是S-Bahn,更远一些的就是ECA,类似国内的高铁。法兰克福做公共交通都是不用打卡的,乘客自觉购票,偶尔会遇到一次列车上有人工检票,假如发现逃票,按规定是要罚50欧(接近400人民币),但也听说第一次就是警告,后面再被抓了就会惩罚。德国人总体来说是很守规矩的,我每天坐车还没有碰到过一次逃票的情况,而在法国巴黎的时候,则经常看到年轻人飞跃检票机器,不买票就乘车。

在从机场到法兰市里的S-Bahn上,最让我诧异的不是列车的豪华和周围建筑的现代,国内一线城市相比法兰在建筑和基础设施上并不差,最让我诧异的是这个钢铁猛兽竟然会长达十分钟穿过茂密而原生态的森林。红色的列车内整洁安静,窗外则是青黑色的土地、褐色的树枝、黛绿色的繁叶,发达的工业产品竟然能够如此不打扰自然地穿行,人们在列车上也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我小声地和朋友感叹着,内心由衷地倾慕喜欢上了这一片土地。

留学墨西哥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的经历。我的同学和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对世界的看法,现在他们分布在拉丁美洲的各个国家,阿根廷、哥伦比亚等等,当然也有很多在西班牙的。虽然因为遥远的距离和繁忙的工作,我们学术的联系并不多,但我现在还有跟这些同学老师保持朋友之间的联系,会相互问候。

我所在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很有特点的学校,师生人数很多,有35万人,是世界第二大的大学。学校很重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艺术、运动和青春的氛围很强。尽管由于人数众多,好像走到哪儿都会有人际之间的纠纷或冲突,人们看到事物的立场和态度也不可能一致,但在学校里人与人之间还是非常真挚的。大概人之间的友谊、相互理解和宽容,是留学期间最令我难忘的。波拉尼奥写的小说《荒野侦探》就是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为背景,很能反应那里的氛围。

Q7、对于不确定是否要出国交换或留学的同学,有哪些意见或者建议?

年轻的时候就是需要多闯多看

这是挺重要的一个事情,无论从专业学习还是个人经历和能力的培养来看,有出国交换或留学的机会当然应该积极争取。年轻的时候就是需要多闯多看,通过壮游来增进自己的见闻。我刚才也讲过,我们现在的同学西哲中哲马哲,留学首选当然是英美和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即使疫情增加了不少不确定性,但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西语世界的学校如果有机会短期交流或访问,也是不错的选择。

像西班牙语国家,包括拉美、西班牙,它真正的吸引力在于生活本身。专心完成自己的专业培养当然很重要,然而生活不仅有专业,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有的时候一些其他的可能性对提升自己的专业也会有所帮助。

采访丨张易超、张港悦

文稿丨惠丽云

编辑丨徐雨彤

责任编辑丨张港悦


XML 地图